簡介
隨著雙方文化學術的日漸交流,許多資料及研究上的限制困境慢慢解決,作者得以對二十世紀的中國戲曲界領域產生相當的興趣,特別是前五十年的生態,因為如書中之自序言「俗文學地位的提升,晚清實為一大關鍵,其中尤以戲曲小說影響最大,戲劇界遭逢空前變化,許多有志之士開始投身其中,殫精竭智地尋找扭轉文化的契機,其中尤以滯留大陸的一些學者,台灣尚無人研究,中國大陸方面雖有部份研究成果,但仍有相當多的討論空間。」爾後作者因適逢閱讀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福康的著作《鄭振鐸年譜》(上)、(下)兩冊,深深見識到一位學者嶔崎磊落的人格,而決定研究鄭振鐸在戲劇方面的成就。
鄭振鐸在文學方面涉獵範圍極廣,他是我國近代集俗文學、文學史、戲劇、小說及藝術等方面之研究學者,雖然它們彼此之間的確有些部份息息相關,很多的出發點是導源於同一的思想體系,但因著文體本身的差異,以及它們在中國文學史上各自有其發展的脈絡線索,要細究鄭先生對各項文體的成就,仍以分門別類的探討比較來的詳盡與深刻。
鄭先生正式的學歷只有北京鐵路管理學校而已,他不是中文系畢業的學生,卻編寫出一本本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學史、俗文學史,考證出一篇篇詩經、中國傳統小說、以及古典戲曲的文章;他的家境十分貧寒,所以從未到國外接受過教育,但是卻在那個時代翻譯出許多英譯本的小說及劇本,還在當時一流的報章雜誌上,與一些留學國外的學者如郭沫若等,打出一場場精彩的討論譯書原則的筆仗;他甚至後來在大學中文系講授中國戲曲史的課程,後來更擔任國立大學中文系主任兼文學院長,對於一個非「科班」出身,沒有師承淵源,不是來自學院研究體系的人,可以如此一生走在學術研究的道路上,無怨無悔,並且完成許多了不起的成就,令人尊敬。
基於一九四九年之後,鄭先生出任中國大陸官方文化方面的高階職務,國內對其介紹幾乎均近於負面評價,學位論文更是乏人研究。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中國大陸河北省花山文藝出版社搜尋振鐸先生生前發表的論著,出版一套二十集的《鄭振鐸全集》,是目前有關鄭振鐸論著搜集最為完整的出版資料,但對鄭振鐸對中國戲曲所投注的成果,至今仍缺乏專門的論著。是以本書即是作者在《鄭振鐸全集》、《西諦書跋》(吳曉鈴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鄭振鐸傳》(陳福康撰,一九九四年八月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鄭振鐸論》(陳福康撰,一九九一年六月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西諦書目》(趙萬里編,一九六三年十月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鄭振鐸年譜》(上)、(下)(陳福康編,一九八八年三月北京書目文獻社出版)等基礎之上,再加自行專研鄭振鐸的單篇論文,從鄭氏所處的時代、生平經歷、參與戲劇活動、撰寫之戲劇論文、搜集的曲藏、以及翻譯的劇作等方向,探討他在戲曲方面的研究成果。
對於書中的論點,作者期盡量做到立場客觀,避免兩極化或貼標籤式的論斷,衷心期盼本書能如實地呈現鄭振鐸先生在上個世紀對中國戲曲的貢獻,以及紀念在那些努力背後,所展現出一個身為知識份子的高遠理想及人格情操。
章節
- 自序(p.1)
- 第一章 晚清至民初的戲劇發展(p.5)
- 第一節 時代的變化與戲劇地位的提升(p.5)
- 第二節 民初的戲劇改良(p.19)
- 第三節 整理國故的運動(p.29)
- 第二章 鄭振鐸生平與戲劇活動之關係(p.47)
- 第一節 生平概述(p.47)
- 第二節 與上海商務印書館的互動(p.59)
- 第三節 和中共文藝政策的淵源始未(p.67)
- 第三章 鄭振鐸參與之戲劇活動(p.87)
- 第一節 從事戲劇活動之分類(p.87)
- 第二節 開拓刊載戲劇論文的園地(p.113)
- 第三節 本國及外國劇本叢書之編印(p.132)
- 第四章 鄭振鐸論著中有關戲劇部份之述評(p.141)
- 第一節 《文學大鋼》的出版(p.141)
- 第二節 編著《插圖本中國文學史》(p.150)
- 第三節《中國俗文學史》的完成(p.164)
- 第五章 鄭振鐸戲劇論點之分析(p.173)
- 第一節 戲劇論文的觀點(p.173)
- 第二節 戲劇論點的缺失(p.195)
- 第三節 戲曲序跋的撰寫(p.216)
- 第六章 鄭振鐸收集整理曲籍的貢獻(p.245)
- 第一節 鄭振鐸對戲曲古籍的收藏(p.245)
- 第二節 戲曲叢書的編輯(p.280)
- 第七章 鄭振鐸翻譯外國劇本及思潮之介紹(p.293)
- 第一節 外國劇作的翻譯(p.293)
- 第二節 外國劇本序跋的撰寫(p.298)
- 第三節 介紹外國劇作的論文(p.306)
- 第八章 鄭振鐸一生在戲曲研究的貢獻(p.313)
- 第一節 成功的個人因素(p.313)
- 第二節 在戲劇方面的成就(p.316)
- 附錄(p.323)
- 重要參考書目(按著者姓氏筆劃少多為序)(p.329)
作者簡介
余蕙靜
1964年生,東吳大學中文系畢、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現任蘭陽技術學院副教授,曾發表《沈璟現存傳奇研究》(碩士論文)、〈荊釵記作者及內容考辨-從《偽書通考》的質疑談起〉、〈論兩部現代戲劇中李秀成生命歷程的描寫〉、〈抗戰時期有關太平天國戲劇之研究〉及〈論《靜淨齋第八才子花箋記》-對鄭振鐸看法的再商榷〉等多篇論文。
FB留言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