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研究的知識論依據
- 點閱:1
- 作者:張榮翼,李松著
- 出版年:2012[民101]
-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出版
- 出版地:臺北市
- 集叢名:現當代華文文學研究叢書:3
- ISBN:978-986-326-009-7 ; 986-326-009-6
|
|
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對文學研究知識論依據的研究遵循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原則。其內容主要包括九個方面:第一章分析文學研究的性質;第二章分析文學知識的性質問題;第三章分析文學研究的知識依據及其意義;第四章分析文學研究的規則與層面;第五章探討文學研究的思想資源;第六章探討文學研究的價值問題;第七章探討文學研究的問題意識與未來意識;第八章探討中國文學研究的語境與視點;第九章分析中國文論研究的語境與出路。最後在結語部分對文學研究的三個核心問題進行理論總結:即現代性和西方性、民族性和開放性以及文藝研究與文化研究等方面的關係。
章節
- 導論(p.7)
- 第一章 文學研究的性質(p.21)
- 第一節 文學研究的追蹤、追尋和追認(p.22)
- 第二節 文論在「理論」層面的堅守程度問題(p.36)
- 第二章 文學知識的性質(p.49)
- 第一節 文學知識的歷史性(p.50)
- 第二節 文學知識何以具有合法性(p.65)
- 第三節 文學理論知識的前設與後驗(p.80)
- 第三章 文學研究的知識依據及其意義(p.101)
- 第一節 文學研究的知識對象(p.102)
- 第二節 反思文學研究的知識本身(p.113)
- 第三節 文學研究中知識問題的交點(p.129)
- 第四節 文學研究的知識論追問及其意義(p.143)
- 第四章 文學研究的規則與層面(p.159)
- 第一節 文學研究的一般規則(p.160)
- 第二節 文學研究的學理規則(p.172)
- 第三節 文學研究的實體、想像和體制層面(p.191)
- 第四節 文學研究的學科權力:知識的轉換和嫁接(p.203)
- 第五章 文學研究的思想資源(p.215)
- 第一節 文藝研究思想資源的轉換(p.216)
- 第二節 審美文化作為文學研究的價值資源(p.222)
- 第三節 媒體權力作為文學研究視角的意義(p.230)
- 第六章 文學研究的價值問題(p.245)
- 第一節 文學研究的理性價值(p.246)
- 第二節 文學接受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p.258)
- 第三節 文學研究的價值尺度(p.272)
- 第七章 文學研究的問題意識與未來意識(p.287)
- 第一節 文學研究的問題意識(p.288)
- 第二節 文學研究的未來意識(p.298)
- 第八章 中國文學研究的語境與視點(p.315)
- 第一節 當前中國文學研究的文化語境(p.316)
- 第二節 當前中國文學研究的視點(p.333)
- 第三節 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的文化詩學視角(p.345)
- 第九章 中國文論研究的語境與出路(p.355)
- 第一節 中國文藝學研究應予重視的語境、問題與思路(p.356)
- 第二節 當前中國文藝理論設問方式的轉變(p.370)
- 第三節 中國當代文論的現代性、對話性與異質性(p.385)
- 第四節 跨文化視野中文學研究異質性的三個層次(p.403)
- 結語(p.421)
- 參考文獻(p.427)
- 後記(p.437)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張榮翼
1956年出生,重慶市人。文學博士。先後在西南師範大學、重慶師範大學任教,2001年調入武漢大學,現為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1985年以來,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和教材10多部。
李松
1974年出生,湖南湘鄉人,目前任武漢大學文學院副教授。2006年獲得文學博士學位。2010年哲學博士後出站,2010—2011在哈佛大學東亞系從事訪問研究。曾經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出版專著和教材四部。
FB留言
同作者書籍
同書類書籍